之前有聽嫂嫂說,新生兒的笑容其實只是肌肉的牽動所引起,而非對大人說的事情有反應,不過無論咕比聽懂與否,我們還是常常對她說話,甚至(我個人)還會唱歌給她聽!

不過上周五(咕比出生第6周)早上,咕比起床時看起來心情很好,我照例跟她說說話,還用手逗弄了她的脖子,結果她竟然對我笑了~而且是咧嘴笑喔,雖然只維持了一秒鐘,我這個媽媽還是樂得很,除了跟家人分享外,也趕緊把此事記錄到咕比的小日記中!

好像是開啟了一道笑笑門,這幾天當她躺在床上和我聊天時(根本都是媽媽在講吧。。)笑的次數越來越多了!也開始懂得發出些聲音回應我,果然多跟嬰兒互動對於刺激她的發展是很有用的,且嬰兒的成長真的很迅速!每一天都有讓人出乎意料的表現呢!

DSC01235.JPG DSC01270.JPG

DSC01251.JPG DSC01252.JPG

從肌肉反射到社會性微笑

出生第一週開始,嬰兒就會有嘴角上揚的面部表情,這種表情通常出現在嬰兒淺睡期間,幾乎任何人看到都會認為他是在微笑。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,這時的微笑主要源自嬰兒腦波變化而引起的肌肉反射動作,並不具有表達情緒或與人溝通的意義。

漸漸地,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也會引發嬰兒微笑,而不只限於睡眠中的腦波反應了。

六~十週大的嬰兒可能因任何他看到的人或東西、聽到的聲音、身體受到撫觸而微笑。

有社會性意義的微笑是可互動的,也就是彼此會回應對方的笑容。大約兩個半月大的嬰兒,就開始有這種社會性的微笑,這種轉變與他的腦部和神經系統的發展密切相關;此時嬰兒的視覺敏銳度已大為增加,他能較持續地集中視覺的焦點,也會規律地環顧視線所及的範圍,所以會因視覺上的刺激而發出微笑,也因此開始與抱他、跟他說話、逗他玩的人有互動式的笑容。

資料來源: http://parent.kimy.com.tw/new/article.aspx?id=1898

 

雖然每次「安靜地醒著」不會超過十五分鐘,嬰兒卻最常在此時讓雙眼對焦於近距離的大人,因此,成人很容易產生「嬰兒正在邀請自己與他互動」的印象。成人若適時給予嬰兒社會性的回應,嬰兒也很可能用繼續注視對方的臉龐、微笑或發出聲音,來回應他所獲得的刺激。成人若在嬰兒有反應時,讓嬰兒有完整而不受打擾的表現機會,便造就了「你來、我往,你聽、我說」的互動模式。此外,這時也是嬰兒最能吸收外界資訊的時機。許多有關嬰兒早期認知能力的實驗,都需要小小受試者處於這種狀態,才能得到有效的數據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parent.kimy.com.tw/new/article.aspx?id=1900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